Back to top
  • 공유 分享
  • 인쇄 列印
  •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
已複製網址

比特幣(BTC)鉅額投資惹爭議:Strategy 面臨集體訴訟,遭控誇大收益藏風險

比特幣(BTC)鉅額投資惹爭議:Strategy 面臨集體訴訟,遭控誇大收益藏風險 / Tokenpost

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,於 7 月中旬(當地時間),由知名加密貨幣倡議者麥可·塞勒(Michael Saylor)領導的企業 Strategy,正面臨一連串集體訴訟,指控與其比特幣(BTC)投資策略相關的證券詐欺行為。法律界普遍認為,此類糾紛可能持續多年,最終甚至可能被駁回。

Strategy 為過去以 MicroStrategy 為名的企業,自 2020 年起率先將比特幣納入企業財報資產。至今已累積超過 60 萬 1,550 枚比特幣,按目前價格約值新台幣 5.6 兆元。該公司聲明其買入策略不設上限,目標是長期持有比特幣,更曾多次透過債券與股票增發籌資用以購幣。

然而,這樣激進的加密貨幣布局近來遭遇投資人質疑。至少有七家律師事務所對 Strategy 發起集體訴訟,指控其在投資披露中誇大收益預期,同時淡化價格波動與會計認列帶來的損失風險。訴訟核心焦點在於該公司是否違反重大資訊揭露義務。

根據美國最新適用的會計標準 ASU 2023-08,Strategy 在 2025 年首季報中依公允價值準則,揭露了高達 59 億美元(約新台幣 8,201 億元)的未實現虧損。評論指出,這可能對公司治理與投資人信心構成壓力。

針對訴訟進展,加密貨幣專業律師事務所 Ferraro Law Firm 的泰勒·雅格曼(Tyler Yagman)受訪時指出:「這類證券集體訴訟案可能持續數年,但歷史經驗顯示,有相當比例會最終無疾而終。」他暗示,此案雖具指標性,但未必實質改變公司戰略。

目前仍難推測最終裁決,但市場普遍關注此案是否會動搖 Strategy 的加密貨幣投資基調,並考驗其在資訊揭露與風險管理上的透明度與專業能力。作為川普總統的親密盟友之一,塞勒的應對措施與後續動向,也將是後續發展的觀察重點。

評論:Strategy 作為機構主導比特幣投資的先鋒,其官司若不當應對,恐對整體加密產業在主流金融圈的形象與信任造成影響。未來能否透過強化揭露機制與風險控管,重建信任,將是關鍵。

<版權所有 ⓒ TokenPost,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>

最受歡迎

其他相關文章

留言 0

留言小技巧

好文章。 希望有後續報導。 分析得很棒。

0/1000

留言小技巧

好文章。 希望有後續報導。 分析得很棒。
1